骨科权威专家云集昆明,共同研讨高龄危重髋部骨折诊疗新技术

07-15 昆明骨科医院

7月12-13日,“高龄超高龄危重髋部骨折临床规范化诊疗理论培训及临床实用手术技术学术会议”在昆明骨科医院严家山院区举办,本次会议由昆明市医学会、昆明骨科医院主办,昆明骨科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协办,权威骨科专家云集,共同探讨高龄超高龄危重髋部骨折临床诊疗新进展、新技术,推动该领域诊疗技术发展。

1.jpg

会议现场

专家云集,精彩纷呈

“手把手教学”受青睐

本次会议特邀请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首席专家孙永强教授,云南省“万人计划”名医及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获得者、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原副院长舒钧教授,云南大学附属医院老年骨科主任赵刚教授,云南省中医医院陈涛教授,昆明市中医医院郭英教授,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师、原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曹有良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迪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袁勇教授,昆明骨科医院关节科主任张华主任医师,以及来自云南省的数十名权威专家齐聚一堂授课分享,150多名专家学者共同出席本次会议,聚焦高龄髋部骨折规范化诊疗、手术技术要点、围手术期管理等临床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讨。

2.png

孙永强教授手术演示

作为本次会议的重头戏和最大亮点之一,7月13日,孙永强教授在昆明骨科医院开展了教学查房、主题授课,最后还移步手术室,进行了高难度的现场手术演示,通过高清直播,孙教授凭借其炉火纯青的手术技巧和沉稳高效的操作风格,连续完成了三台针对高龄危重患者的髋关节置换手术,这场全链条、沉浸式技术指导,为云南省的骨科同仁,特别是基层医生,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学习范本。多位参会专家表示,这种“手把手”、“面对面”的高水平示范,极大地促进了先进诊疗技术在当地的传播与应用。

攻坚“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助高龄患者重获尊严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老年骨科主任赵刚教授介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逐步进展,患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因此髋部骨折也成了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髋关节置换目前是最有效最快速的治疗方法,目前,随着髋关节置换技术的发展,当下的技术越来越微创化,采取机器人来进行关节置换也在逐渐开展起来,这将意味着更精细化、精准化的治疗即将到来。

3.jpg

赵刚教授

昆明骨科医院院长唐斌表示:“高龄超高龄危重髋部骨折是医院关节科一直在攻克的难题,本次会议的目的旨在将医院的成熟经验分享出去,同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进而培训更多的基层医生,让他们掌握高龄超高龄危重髋部骨折的治疗,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处理等技术,从而让更多髋部骨折的老年人站立起来,有尊严地度过晚年生活。”

4.jpg

唐斌院长

致死主因并非骨折本身

关节置换术助快速康复

昆明骨科医院关节科主任张华主任医师介绍,髋部骨折常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它伴随着高致死率,其死亡原因往往不是骨折本身,而是由长期卧床引发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褥疮、泌尿系感染等等。“我们举办本次会议就是想打破‘人生最后一次骨折’魔咒,我们医生要做的就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首先就要积极处理骨折问题,比如通过手术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来解决髋关节骨折,通常患者术后3天即可下地活动,这样不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也更有利于恢复,患者基本可以逐步恢复到受伤之前的状态,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

5.jpg

张华主任预防:补钙+防跌+肌力训练三管齐下

张华主任医师呼吁大家一定要重视髋部骨折问题,一定要防患于未然!首先,预防骨质疏松很重要,日常要加强补钙;其次要避免让老年人处于容易跌倒、滑倒的环境;最后,老年人一定要加强肌肉训练,从而保护关节也防止摔倒。

6.jpg

阅读 99